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競逐中,中國力量正在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最新數據顯示,2022 H1全球電動汽車動力電池裝車排名TOP20中,中國電池企業占據15席。同時,與日韓對手相比,中國企業的增速強勢,裝車量普遍同比增長超過100%,有的甚至增長200%以上。
市場份額和裝機量大幅提升的同時,全球電池技術的創新也正在由中國企業主導, 2021年以來,在新一輪動力電池技術變革中,中國動力電池企業開始展示出越來越強的底層創新能力。無論是電芯、系統結構創新,還是在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上,都開始領跑全球。
2021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表示,中國動力電池領域的創新,正在從結構創新進一步向電池材料創新演化,搶占全球電池創新的制高點。
作為率先走向國際化的中國電池企業,孚能科技就已經率先行動。在此次大會上,孚能科技董事長王瑀介紹,公司率先部署了330Wh/kg半固態軟包電池的研發,并正在加速產業化落地。
與此同時,供應鏈正在成為動力電池行業最大的挑戰。上游資源供給短期錯配,再加上疫情反復,地緣政治競爭加劇,導致全球供應鏈加速調整重構,呈現出網狀化、多中心化、數字化、綠色化發展趨勢。
在此背景下,全球動力電池產業正在圍繞安全綠色韌性供應鏈、全球本土化產能部署、國際客戶拓展等維度競逐。能否在這三個領域掌握主動權,將決定企業在這一輪全球化競爭中的位置。在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期間,孚能科技也對于自身的供應鏈部署及國際化戰略做了全面闡述。
“搶跑下一代電池
站在2022年的時間節點,安全和續航問題已經不再成為用戶焦慮,電池技術發展已開始進入一種“翹翹板的階段,即以安全為基石,圍繞性能和成本展開博弈?,F階段,整個市場的趨勢是在安全的前提下,向成本更低的電池傾斜。
但這只是一個短期的現象,孚能科技認為,從長遠來看,電池能量密度若能達到1000-1500Wh/kg,屆時電池對于整車廠而言將相當于一個可以放在任何地方的普通零部件,汽車設計將隨之變得更加簡單靈活。因此,能量密度這個發展方向是不變的。
在王瑀看來,未來理想的動力電池,應該具備六大特征,包括系統能量密度高于300Wh/kg、一次充電續航里程800km左右的長續航、10分鐘內能充滿80%的快充便利性、以及根絕熱失控的絕對安全性、高可回收性、和化學元素低成本性這六大特征。而在六大特征中,以高能量密度為代表的性能提升,是未來動力電池的先決需求。
基于上述判斷,孚能科技早在2020年就率先部署了330Wh/kg半固態軟包電池的研發。電池具備330+Wh/kg高能量密度,助力續航增長25%,同時擁有高安全、耐低溫、高功率、長壽命、超快充等領先優勢。
憑借330Wh/Kg動力電池技術,孚能科技榮獲了美國USCAR 2020年度團隊成就獎(USCAR 2020 Team Awards),并得到了“三個首創的極高評價:
◆ 首創一:唯一同時滿足USABC 2023 EV電池成本目標(0.1美元/Wh)、超高能量密度(330Wh/kg)和循環壽命(1000+)的汽車應用關鍵技術指標的項目,是USCAR迄今為止驗證過的最佳電池技術。
◆ 首創二:首家使用高比能硅碳復合材料作為電池負極材料,來實現電池能量密度并兼具長壽命和高動力學性能優勢的全球動力電池企業。
◆ 首創三:330Wh/kg的電芯能量密度,助力續航增長25%,該項目成為目前美國先進電池聯盟首屈一指的成功案例,同時也將是未來幾年新能源汽車應用領域的典范。
與此同時,下一代電池的研發,一定離不開核心材料的前瞻開發和創新應用,高工鋰電獲悉,孚能科技是全球首家應用高比能硅碳復合材料作為電池負極材料,并實現商業應用的企業。
也正是基于高比能硅碳材料復合技術,結合半固態電解液技術,打造出了孚能科技新一代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長壽命、超快充的動力電池。
整體性能來看,硅含量的增加,提升了電池的倍率性能,在2.75v條件下,3C 放電容量保持率大于98%,快充10%-80%時間少于15分鐘;25℃ 1C充放電循環1600次,容量保持率接近80%。同時,高溫條件下容量保持率95%以上;-20℃條件下容量保持率接近90%。
目前,孚能科技330 Wh/kg半固態軟包技術方案已通過國標電芯安全測試。
王瑀還透露,孚能科技330 Wh/kg電池正在產業化,第一代半固態電池將于今年9月量產,同時公司已儲備350Wh/kg能量密度的電池,并且正在開發400Wh/kg的電池。
毫無疑問,下一代新電池技術的產業化先行,將幫助孚能科技更深度地參與到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競爭中。
綠色、韌性供應鏈戰略構建
2022年以來,動力電池產業的競爭正在從企業間競爭,演變成各大經濟體圍繞與能源體系變革的政治博弈和經濟較量,在此背景下,動力電池全球供應鏈加速調整重構,并呈現出網狀化、多中心化、數字化、綠色化發展趨勢。
◆ 網狀化是指為構建更為安全、穩固的供應鏈,產業供應鏈部署逐漸從鏈到網,從強調集中走向重視分散;
◆ 多中心化是指地緣政治博弈、國際物流費用維持高位、以及減少價值鏈中的碳排放等因素驅動下,供應鏈向本土化、區域化、多中心化發展;
◆ 數字化技術正在加速促進供應鏈走向工業4.0時代;
◆ 綠色化則是全球碳中和共識下,推動供應鏈向綠色價值鏈轉型升級。
在此背景下,孚能科技總經理王志剛指出,要實現中國動力電池產業更好發展方面,一方面中國應抓住機遇,搶占國際化碳足跡與合規標準化的制高點,爭做規則的領頭羊;另一方面不同環節間的企業要實現互聯互通,暢通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盡量避免牛鞭效應,避免珍貴產能的浪費與錯配。
基于此,孚能科技也在積極全面構建安全、綠色、韌性,適應全球碳中和趨勢的供應鏈體系。
在供應鏈層面,孚能科技將綠色發展融入企業成長,以綠色供應鏈為著力點,打通從礦產資源、電池材料、電池生產、整車銷售、電池回收、循環利用產業鏈,為迎接低碳綠色貿易時代的到來打下堅實基礎。
孚能科技是最早對整個產業的碳中和進行研究和部署的動力電池企業之一。通過加大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建設儲能電站,孚能科技的鎮江電池工廠實現了碳中和并得到了第三方權威認證。
同時,孚能科技也將供應商的減碳表現納入了采購決策當中,與有資質的供應商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在全球范圍內進行電池循環利用的研究,并減少新材料開發過程中碳排放。目前,孚能科技也在加速將其碳中和工廠模式復制到全球。
在技術層面,孚能科技打造了一支橫跨中美歐的國際團隊,在鞏固三元軟包體系的競爭優勢基礎上,積極探索在性能、成本、安全上具備競爭力的多元化產品方案。
在產業鏈協同上,孚能科技與其原材料和設備等供應商達成戰略合作,以開放的姿態探討任何有助于加速市場開拓,產業鏈端到端的協作,推動產業協同發展。
國際化加速推進
全球市場將是動力電池企業接下來角逐的最大戰場,2022年以來,一大批中國動力電池企業明顯加速了全球市場的布局。
而作為最早開啟全球化布局的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孚能科技無論是在國際客戶拓展,還是在海外本地化產能部署上,都獲得實質性進展。
早在2018年11月,孚能科技就與梅賽德斯奔馳簽訂2021-2027年動力電池供貨合同。2021年,孚能科技為梅賽德斯奔馳EVA2、MFA2平臺配套的產品先后下線并開始交付,并按照梅賽德斯奔馳、北京奔馳的訂單進行批量生產和供貨,覆蓋EQS和新款EQA、EQB等車型。
7月27日,奔馳全新純電EQE啟動預售,新車搭載96.1KWh的NCM811電池,CLTC工況最高達752公里。高工鋰電了解到,該款車型極大可能由孚能科技提供電池配套。
分析認為,梅賽德斯奔馳作為資方的加持,除了確定性訂單之外,后續也將給孚能科技的國際化業務帶來巨大的內部協同與正循環效應,為其長期深度參與全球競爭提供堅實后盾。
與此同時,面向全球市場的競逐中,海外本土化的產能部署正在成為國際車企供應鏈選擇的重要考量標準。
在此背景下,孚能科技海外建廠速度正在加快。2021年11月,孚能科技與土耳其電動汽車公司TOGG簽署合資與供應協議,合資公司主要為TOGG旗下全系產品研發動力電池。按照規劃,土耳其合資公司的設計規模為20GWh。
產業界的一致共識是,站在動力電池全球化競爭的大視野下,以孚能科技為代表的一大批中國動力電池企業正在通過原創性的技術創新、國際化的客戶結構、1+N的多中心產能部署以及綠色安全韌性供應鏈的構建,領跑全球市場競逐,為全球交通電動化和能源體系變革持續輸出中國技術、中國產品和中國方案。